东草塔或土井草塔建于李朝时期,位于新香公社福颜村的一座小山上。抗法战争期间,该塔被毁。 1999年,新香公社组织修复宝塔,修建钟楼。 2002年,公社群众和捐助者动员捐赠1.2亿多越南盾用于修缮宝塔。目前,该塔已投资建设宽敞、整洁、美观的建筑,有潭宝楼、圣母教堂、胡伯伯教堂,前面有一座三层钟楼。 2004年东曹塔被评为省级历史文物。 每年1月14日至15日,公社群众和各地游客都会来塔祈福新年平安,树木发芽,万事兴旺。节日还举办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图)以及摔跤、象棋、斗鸡等吸引大量群众参与的民俗游戏…… 该塔通常被称为东曹塔或曹塔,位于太原省 Pho Yen 县 Tan Huong 公社的一座小山上。 从河内到太原省,再走16公里就到了寺庙。该塔属北宗。该塔始建于后乐朝。 今天的宝塔是由Thich Dam Hinh大师于1992年5月17日建造,并于1992年7月21日竣工。 塔内仍保留着后黎时期的塔、碑、石柱,如刻有清和十八年(1697年)的古碑。 资料来源:越南建筑师集团
太原 2557 看法
1月6日上午,明立公社党委、政府和人民举行了明礼公社省级文物证书领取仪式。 明立公社明李村的明李公屋是公社人民进行文化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公社内供奉着为维护和加强民族大团结、驱逐外敌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杨紫明,受到人民的尊敬,并建庙供奉村里的守护神。公屋存在已久,但由于历史变迁和自然灾害,明李公屋严重退化。 2007年,Ao Son、Doan Ket、Lang Chu和Theo Cay 4个村庄的人们共同努力,在旧地基上重建了公共住宅。公房包括祭坛和后宫,总建筑面积1903平方米。公屋每年有农历1月9日和11月20日两个主要节日,此外还有下田祭、上田祭等其他节日。村里的乡土神供品主要是当地的农产品,目的是祈求当地各族人民风调雨顺、草木茂盛、五谷丰登、繁荣幸福。 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太原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明李公屋列为省级历史文物。这是明立乡、东希县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喜悦。被认定为历史文物,有助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价值,教育爱国主义传统,满足当地人民的精神需求。 来源 DONG HY 区电子信息页面
太原 2497 看法
在抗法战争期间,许多机构在ATK Dinh Hoa设立、驻扎和工作。其中包括国防部新闻部。 1949年7月31日,国防部长颁布第123/ND号令,设立隶属国民军和越南民兵自卫队总司令部的新闻部。该机构是在军事通讯部的基础上组建的,由黄道水同志担任部长。根据该法令,信息部是向最高指挥部提供通信方面建议的机构;组织和保持总参谋部到战场和专业指导单位的沟通;为国防部和总司令所属的通信单位配备技术材料;统一国防部和越南无线电局的所有通信部队,并将其编入信息部。 1952年至1953年期间,新闻部在Quy Ky公社(定和)Khuoi Tat村生活和工作。此地点已勘测确定,并已立碑。 1942年出生的Quy Ky公社Khuoi Tat村的Hoang Van Chuc先生证实:新闻部工作区域位于半山腰,平整度较大。搬家后,这个地方还藏着很多机器和电话,但现在都不见了,几乎丢失了。 1953年5月,新闻部迁至中海公社宽江村(1953年至今为定和中良公社)。尽管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但该单位工作人员决心在6个月内完成以下工作:组建部属机构和单位;为参谋、通信官员和技术人员开设修理收音机、电话和发电机的培训班;提交国防部和总司令批准和颁布全军通信系统组织计划草案;购置、修理通讯设备,快速装备部队,并迅速编制《通讯简报》文件,供全军训练。 同样在宽江,总参谋长黄文泰花费了大量时间与新闻部官兵进行工作和交谈。他强调,通信要牢牢把握最根本的任务,其中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能胜任任务的官兵队伍,确保部队在作战条件下指挥作战。规模更大。自力更生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信息部需要加强战役、战术层面的物质技术手段,才能够完成任务……”。 抗法战争期间,信息部圆满完成了交给的任务,保障了各级领导和指挥员的通讯联络,协调战场;为建设大团、确保三军作战指挥、政治外交斗争……有效服务武装部队争取战役胜利,特别是战略性的东宣攻势(1953-1954),最终导致历史性的奠边府胜利1954年的富战役。具有如此重要历史意义的新闻部所在地(1953-1954)位于中良公社宽江,2017年8月被省人民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太原报
太原 2701 看法
8月25日,富良县武成乡通一3村隆重举行省级爱国人士梁玉权安葬工程奠基仪式。爱国人士梁玉权出生于1885年,19岁参加民族解放事业; 29岁时,他被法国殖民者逮捕,并被判处无期徒刑。 1916年7月25日,他们将他转移到太原监狱。在这里,他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狱友和绿腰布士兵而战的意志,其中包括郑文灿(又名多伊灿)。 1917年8月30日夜,太原起义爆发。1917年9月4日,他被敌人炮火击中身亡。起义者将他埋葬在武贞公社(富良)通一三村古木山东南部。 2001年12月23日,在地方当局和专业机构的帮助下,他的后人将他的遗体带回家乡上田县(河西)日溪乡悼念并安葬。 他休息的地方(1917-2001)被太原省列为省级历史遗迹(2017年8月10日第2386/QD-UBND号决定)。遗址保护面积1281平方米,其中埋葬面积335平方米;毗邻景观区及周边面积宽946平方米。 当天,与会代表参加了项目开工仪式; Vo Tranh 公社人民委员会还宣布决定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由 11 人组成。 资料来源:太原报
太原 2838 看法
范汉公屋属于范汉公社范汉村;该公屋自古就有,位于一座面积1公顷多的小山丘上,属于艺术建筑类型,是抗战历史遗迹。公馆供奉着李朝时期抗击宋军的名将曹山归明大王及其女儿。 1951年,在丁文汉召开了由张政同志主持的农业税政策委员会筹备会议。 公屋原为吊脚楼式样,一室两厅,朝西南,左二间。公共房屋的屋顶覆盖着片状瓦片,公共房屋有许多直径从50厘米到60厘米的大柱子;随着时间和历史事件的推移,该公屋已重建过5次,最后一次重建是在2015年,包括3间红瓦屋顶的房间。目前,公屋内还保留着许多古代文物,如:龙轿1套,雕有龙形图案。 1 祭坛浮雕鹤、龙图案;古铜香1碗,刻有龙凤造型; 1曹山贵明先生雕像,雕像下方两个角刻有他的两个女儿Ngoc Rong和Doan Trinh的两张脸;国王授予了 3 个头衔:Tu Duc、Duy Tan 和 Khai Dinh。 2012年2月28日,太原省人民委员会发布第596/QD-UBND号决定,将文汉公屋列为省级文物。 来源 太原省同希县电子信息门户。
太原 3006 看法
Thinh Duc公共住宅位于Van Han公社Thinh Duc村,是人们进行文化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公屋是很久以前建造的,没有人记得具体的年份。以前,公屋由五个隔间、木柱、茅草屋顶和两侧的下层组成,作为参观公屋的官员和客人的座位。 1945年之前,Thinh Duc公共住宅也被称为Lang Dau公共住宅,建在属于Thinh Duc公共住宅土地的Na Lang土堆上,公共住宅土地平坦,空气凉爽;公共住宅面向西南,通向村里的田地。公屋的门前有两棵大榕树,为公屋的院子提供了阴凉。 关于Dinh的习俗和每年的节日,村民每年进行5次祭祀,分别是1月7日、3月23日、3月10日、8月15日和1月23日(农历);节日这天,村里会组织舞狮、抛掷、唱歌、摔跤等多种游戏活动。如今,村民们仍然在上述日子里烧香、抽烟,但节日已不再保留。 我国在丁盛德抗击法国殖民主义者的战争期间(1946-1954年),举行了许多越北地区间的秘密会议。最值得注意的是,1953年,党和国家实施了土地改革运动,降低了租金。丁盛德被选为会议地点,讨论党和国家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减租问题。会议期间,代表越北地区委员会的农国灿同志出席了会议。 公屋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文物,如:法官1名、镀金宝座1个、古代香炉1个、彩旗4只、铜锣1把、铜锣1把、门2套、木梯2架、木义鸟2只、4只。木烛台、2根木香管、3条皇家法令(与Van Han公屋共用)、1根木公屋柱子。 2014年7月21日,太原省人民委员会发布第1574/QD-UBND号决定,将盛德公屋列为省级历史文物。 来源 太原省同希县电子信息门户。
太原 3033 看法
富平是太原省拥有最多公共遗迹、寺庙、佛塔和节日的地区。早春时节,区内精神旅游胜地如:公屋-寺庙-盐桥塔遗址群; Phuong Do 公共住宅;庆龙塔;麦山宝塔……吸引了相当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朝拜。其中,不能不提到位于富平区Diem Thuy公社Trung村的Ho Lenh公屋-宝塔遗址群。 Ho Lenh Pagoda 的字面名称是“Linh Quang Tu”,建于 17 世纪左右。该塔地势较高,坐北朝东南。最初,塔的布局包括:三门、前殿、后宫、祠堂……随着时间的推移,塔已退化。但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佛教僧尼及村里群众的支持和捐助下,该塔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扩大了道路、教堂,得到了修复和修饰。 ..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提供服务并组织美好的假期。 2010年,和灵塔被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建筑艺术文物。 胡陵公屋建于黎朝,永友四年(1738年)。胡陵公屋供奉着村里的守护神,包括支持洪王抗敌保国的将军曹山、归明、谭江,以及李朝时期的才将杨图明。公共住宅由3个隔间、2个翼楼组成,长21m,宽9m,由48根铁木柱构成。桁架上均以“四神兽”为主题进行装饰。 2001年,Dinh Ho Lenh公共住宅被认定为国家历史和文化纪念碑。 每年的1月4日都会举行丁胡莲塔节,吸引成千上万的各地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陵公社-宝塔遗址群仍然保留着古老雄伟的建筑外观,是当地人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的精神旅游目的地。拜访并祈求好运。 来源 太原省富平县电子信息门户。
太原 3271 看法
坤孟森林位于武义县长舍公社,地势崎岖,曾是秘密时期革命干部和游击队的活动场所。 1941年9月15日,第二救国军成立仪式在这里举行,这是我们党和人民民族解放事业顽强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历史记载:在北山—武义基地,法国殖民主义者对革命进行了猛烈的恐怖镇压,救国军不得不撤出根据地以保存部队,许多党的设施遭到破坏,革命运动遭遇重创。困难。当时,党中央委员黄国越同志和北山武义根据地领导层主张恢复救国军第一军,以维护北山武装枪声,鼓励革命运动网络。 。 1941年9月15日上午,在坤孟森林,黄国越同志代表党中央宣布成立第二救国军,向该队下达了打击恐怖主义敌人的旗帜和任务。 ,消灭欺诈,消灭反动寡头,保护革命根据地,保护根据地,加强和发展自卫队,保持武装斗争的枪口,鼓舞全国的革命运动。指定小组的指挥委员会由三名同志组成: Chu Van Tan - 指挥官; Nguyen Cao Dam - 指导政治官员;陈文潘——副司令员。 最初的队伍有36名官兵(3名女性),几天后人数增加到46人,编成5个班,配备简陋武器:燧发枪、刺刀、长矛……在法军围攻之后殖民主义者和封建走狗的统治机器,第二救国军成立,这是越南人民军的前身部队。 1941年9月15日第二救国军成立地坤孟森林被(原)文化和信息部列为国家历史文物,长舍公社被授予部队英雄称号。武装部队参加了抗法战争。目前,第二救国军名单被庄严地刻在雕刻在伟大的Khuon Manh森林中的大理石碑上,这是越南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来源:太原电子报
太原 3338 看法
Cho Chu监狱遗址位于太原省定和县Cho Chu镇Vuon Rau村。 1889年,楚楚被法国殖民者占领。 1894年,他们设立了一个代表机构来统治这一地区。 1916年,他们开始建造一座监狱。 最初,监狱是用简单的竹木建造的,用来关押普通罪犯,后来又关押参加太原起义(1917年)和安沛起义(1930年)的爱国军人。 1940年,北山起义爆发,他们逮捕了许多参加起义的军官,并把他们带到这里关押。 1942年,法国殖民者用砖、瓦、水泥建造了一座坚固的监狱,可同时关押200人,其中包括多名从山罗仓巴湾监狱转来的政治犯。 1943年8月,山罗监狱关押了100名政治犯,其中包括许多共产党员同志。从此,监狱中的共产党牢房成立了。由于他们能够将人安置在敌军队伍中,因此草珠监狱牢房经常受北部地区党委的指挥。在监狱里,共产党士兵把监狱变成了学校,学习麦克列宁理论,学习如何组织和领导革命,实践政治勇气。在这里,草珠监狱的共产党战士们出版了《统一》报纸,并创作了具有爱国内容、民族自豪感和革命歌曲的戏剧,鼓励共产党战士、爱国人士坚持不懈地奋斗,等待越狱走出去的有利时机。上班。 1944年10月2日,我们组织12名同志成功越狱,为建设定和、大补、阮惠战区重要根据地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宋浩同志、黎显梅同志、达春秋同志、黄巴山同志、黎中丁同志、武丰同志、日贵同志、陈同同志、朱如同志、阮高同志、范玉奉同志…… 曹朱监狱遗址是法国殖民主义者犯下野蛮罪行的地方,也是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献出生命、战斗和牺牲的革命战士的生动象征。许多同志在顽强奋斗的实践中树立了学习成长精神的光辉典范,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8年2月25日,草珠监狱被文化和信息化部列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太原省定和县电子信息页面
太原 4253 看法
巴文仓位于太原省松从市平山公社——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乡村。 1941年之前,巴文监狱是太原省监狱的一部分,由法国人在巴文村的一块偏僻土地上建造,交通困难,人口稀少,与外界仅隔河相隔。这座监狱于1902年拟建,但由于多种原因,直到1913年才开始动工。 最初,太原省监狱规模较小,牢房是用竹子、木头和简单的茅草屋顶建造的,用来关押普通罪犯。意识到这座监狱位于“圣林、毒水”的地方,关押在这里是最安全的,法国政府对监狱进行了翻修和扩建,将其建造得更加坚固,以便能够收容更多的囚犯。监狱周围有坚固的栅栏,四个角落有四个岗哨把守,监狱是监狱长和士兵的家,还有一个单独的岗哨供看守。 1936年9月29日,法国总统颁布法令,全面大赦印度支那各地的囚犯。许多政治犯——爱国共产主义战士——在被无罪释放后,已重返工作岗位,与南北爱国运动领导人联系,为自由、民主、食物、衣服和和平而奋斗。 在从城市到农村发生的罢工、示威、集市、停工、征税斗争、反对暴政压迫……爆发之前,1940年1月21日,法国政府颁布了软禁或软禁的法令。出于国防和共同安全目的,将“危险分子”从居住地驱逐出境或关押在集中营,以前的时期主要是软禁前政治犯。为执行该法令,越南殖民政府设立了“特殊劳动”营(camp spécial des travailleurs),用于关押前几年被无罪释放的政治犯,其中巴文营是根据北部总督法令于10月设立的。 1941 年 12 月 28 日。 巴文集中营一直维持到1944年10月,1941年至1944年间,大约有200名囚犯被带到这里拘留。 巴文仓被废除后,法国殖民者将政治犯送往1944年设立的安沛省义罗县关押。 1994年12月,文化和信息化部发布《决定》,认定藏坝湾历史文物为国家级文物。 沧八湾的痕迹已不复存在,因为以前的监狱只是一排排竹子搭建的房子,5米高的栅栏是用削尖的竹棍搭建起来的。 这里已成为山地畜牧业的研究和开发中心,拥有当今越南最大的马场。强壮、毛发光滑的马准备驰骋会给游客,尤其是孩子们带来很多兴奋。感觉游客仿佛置身于偏远的蒙古草原,而不是在太原。 来源:太原电子报
太原 3640 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