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迹

广治

洞海古城堡

洞海古城堡是郑阮冲突时期洞海整体历史军事遗迹的一部分,建在从北到南横贯越南公路的关键陆地区域。 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日黎河和河口,既是增援之地,又有助于阻止敌人的水路进攻,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标志着北方的胜利。九位阮领主的前进,结束了200年的内战。同时,同海城堡还标志着广平军民在两次民族抗战中取得的许多胜利。 洞海城堡于嘉隆十年(1812年)动工。这座城堡建在阮福阮勋爵在郑阮战争期间建造陈宁堡垒(也称为 Dao Duy Tu 堡垒 - 1631 年)和东海堡垒(1774 年)的土地上。 起初,城堡是用土建造的,但在明命国王统治时期,他要求一位法国军官重新设计,并于1824年按照无胶带建筑风格用砖块建造,具有军事城堡的外观,在呈凹口形状,西南-东北和西北-东南方向有4个大区域,4个小区域。城门呈南北向,有3座大门,城门上建有8间楼的敌楼,城门为三门式,有砖桥与城外相通,桥也为拱形,横跨城门。护城河。 城外,距城约5-6m处有一条7丈(28m)宽的护城河,城外再铺3丈土,城墙由砖砌成,砂浆由糖蜜与沙子混合而成,不抹灰,砖是烧成的高大砖,也叫槌砖。 1842年虎年,绍智国王北上途中经过陈宁城堡,将其旧名改为丁北长城堡,并对其进行了修复。 1885年,法国殖民者进攻中部地区,洞海城堡成为阮朝军队防御和反击的场所。 1885年7月19日,法国殖民者第二次袭击洞海城堡,城堡落入法国人手中。芹王运动期间,广平军民加入阮范俊领导的起义军,于1886年1月、6月、8月三次闯入同海城,攻击法军,第七次造成多次损失。 。 在抗法时期,洞海城堡是士兵聚集的地方,是敢于为祖国生存和牺牲的人们的集合点。洞海城堡的大部​​分在法国殖民时期被毁。在抗美战争中,美帝国主义为了夷平和摧毁,让这里回到石器时代,阻止北方后方增援南方战场,向洞海倾泻了数万吨的物资。炸弹和弹药并摧毁了部分古城堡。 如今,洞海城堡长约1,087m,有15个曲折的星牙形状,城堡的南部有2/3保存得比较完整,城堡的东部有3个城门,南北各2个。桥梁已经完全倒塌,从地图上最清晰的看到的是根据古代建筑的城堡周围的护城河。尽管在两次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洞海城堡仍然保留了其基本的原始元素。据研究人员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洞海城堡成为了洞海广平乃至全国人民与国内外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见证者和历史记录。保护越南领土完整。 由于其作为已存在200多年的遗迹的重要性,并且是洞海-广平土地的重要历史证据,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将洞海列为32个作品之一。 2001-2010年重点文化项目投资清单 资料来源:广平报

广治 3771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历史遗迹 A72 信息站 广平 a72 信息站

A72综合信息站位于广平省黎水县银水乡安波山洞穴系统内。这是人民抗美救国斗争中默默胜利的地方,是通信官兵不畏艰难、不畏牺牲的必胜精神和顽强意志的地方。 A72是抗美救国时期通信司令部136情报团的一个重要总站,位于颜水公社(黎水)安波山区。 1966年至1967年,当抗美救国战争进入新的激烈阶段时,国防部决定增建一条从义安省北部到滨海河北岸的通信线路。以此轴线为中心,将有多条支路辐射至越南人民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第四军区南部战线、崔善战线和长山军司令部(559集团军)的地区。交通运输部第500运输大队和老挝南部前线。 据此,信息通信部(后来的通信司令部前身)决定成立第136信息团第7连,管理和开发从江山-义安至高点的300多公里裸电线。 316-永灵。该路线有 3 个服务站,均位于广平: A69 Len Ha - Tuyen Hoa; A70 位于 Khuong Ha-Bo Trach,A72 位于 An Bo-Le Thuy。 1967年1月7日,在银水公社安波山洞,136团7连综合信息站A72成立通信指挥部。 A72服务站拥有多达50条高频电话电路、28台各类三路机车和2台100位总机。 A72除了承担保证战场方向通讯的任务外,还是国防部机关和党和国家高级特使直接监视指挥战役的接待站。 这里成为了战役指挥中心。 A72站官兵的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7-8倍。武元甲总司令在A72区综合信息站指挥所的山洞里,与在“9路—寮南战役”中直接指挥我军人民作战的将领们一起。彻底击败了美军和西贡政府伪军的“林山719行动”。这是我国抗美战争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胜利。其中包括A72综合信息站官兵的重大贡献,确保武元甲总司令指挥所的绝对安全,在最激烈的情况下保持通讯。 1982年12月,因兵力编制需要,国防部将136团合并为134团,统一担负北方至中部地区有线通信保障任务。 1967年至1982年,136团7连总情报站显着壮大,圆满完成了保障通信的任务,为建设英雄的通信部队、英雄的越南人民军的战斗事业作出了贡献。该团荣获党、国家、军队授予一等胜利奖章;七连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银水乡A72信息站被国家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古迹称号。 资料来源:广平旅游报

广治 3516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阮友景陵墓

阮友景的陵墓位于黎水县长水乡安马山脉的一座高而通风的山丘上。阮友景是阮勋麾下的一位官员,在抗击敌人、开拓土地、将越南领土建成统一国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阮友景于1650年出生于丰禄郡中田福隆村(现广平省广宁郡万宁公社)。他被授予 Le Thanh Marquis, Khai Quoc Cong Than 称号,被列为高级 Cong Than 并在 Thai Mieu 受到崇拜。 阮友景是著名将军阮友达的第三个孩子。出身将军世家,其祖先为丁国开国皇帝阮北。 – 阮友景 (Nguyen Huu Canh) 也是黎朝创始人阮岱 (Nguyen Trai) 的第九代孙。出生于传统家庭,成长于郑阮时期,阮友景的才华很快就显露出来。 二十岁时,阮友景就以高超的武术技艺闻名全区。他跟随父亲到处征战,立下不少功绩,阮氏遂封蔡氏为官。他体格英武,皮肤黝黑,属虎,所以人们称他为“黑虎”。历史还记载,他多次带兵镇压占婆王朝,骚扰南方。 1692年初,阮勋爵派遣阮友景担任陆军将军,并与顾问阮廷光率领军队平衡边境并建立顺清镇(今宁顺平顺省)。平定刚刚完成,以阿班为首的一批清人就煽动派别造反。阮友景奉命镇压叛乱,保障县民安全,并被任命看守平姜宫(又称平康,现庆和平顺地区)。 1699年,陈立王Nac Thu(有书称Nac Ong Thu)率军进攻大越,阮福珠主派阮友景为军队指挥官,负责击败和安抚人民。阮友景直奔La Bich城堡(Nam Vang),击败了Nac Thu的军队。 景盛年(1700年)四月,阮友景病倒。 1700年5月16日,阮友景在三江(Rach Gam)去世。 1802年,阮友景的遗体被后人运回长水乡安葬。目前,在广平省阮友景墓地里,有一块非常珍贵的石碑。阮友景墓碑高约1.2m,由青石(大理石)雕刻而成。他去世后,南方各地特别是湄公河三角洲各省人民在许多地方建立了寺庙来膜拜他。 几个世纪过去了,阮友景的名字和事业仍然永远铭刻在越南人民特别是广平人民的心中。 “丛乐清侯开疆辟土,千百年后,子孙永远铭记” 1991年3月25日,阮友景陵被国家列为国家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广平旅游局

广治 3700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达德奥山口

多德奥山口位于与越南历史相关的传奇胡志明东部小道上。长17公里的山口位于广平省明和县上化乡。 人们之所以称其为大德奥山口,是因为该山口横跨一座长达10多公里的石灰岩山顶。过去,这只是一条小路,但越南战争期间,英勇的青年志愿者开辟了长山路,一条运送部队、粮食、武器……支援战争的重要道路。前行的人凿石,为我军后行铺路,故名大德奥关。 大德奥山口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丘陵谷地交替,一侧是高山,另一侧是深渊。该山口弯道陡峭,坡度相当陡,侵蚀严重。这里气候极其恶劣,老挝风、烈日、连绵阴雨、洪水…… 战争年代,大德奥山口是最激烈的地点之一,日夜炮击。战斗机和B52轰炸机不断轰炸,此外还有美国第七舰队的火炮从东海发射。这里似乎被敌人的炸弹夷为平地。无数青年志愿者为保障重点路段的交通而倒下。战争如此残酷,炸弹如此猛烈,但达德奥山口依然巍然耸立,傲然挺立。赤手空拳,不畏军人和青年志愿者的艰险。大家本着“血可以流,路不能堵”的精神,炸弹声停止后,全体兄弟姐妹赶到街上,填平弹洞,修复破损。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胡志明小道建成,大德奥山口也得到了改造和升级。成为一条非常有意义的游览古战场的旅游线路。山口正上方至今还立着一块石碑,记载着这段历史:“1965年至1972年,大德奥山口是美国空军猛烈轰炸的焦点”。经过大德奥山口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些战争的残酷,也可以纪念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孩子们。这里的英雄故事和传说将永垂不朽。 Da Deo 山口的山脚下就是 Cha Noi 山谷,一处美丽的野外风光。 Phong Nha Ke Bang 坐落在雄伟的石灰岩山脉旁边,这里有河流和溪流,周围雾气缭绕。 资料来源:广平旅游局

广治 3788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黄福塔

黄福塔起源于广平省黎水县顺泽区(现美水乡)的智建塔、庆天塔,俗称电塔或泉塔。 经过700多年的历史,黄福塔仍然存在并发展,并进行了多次修复和修复。 1609年,阮黄勋爵在旧基础上重建了这座塔,并将其命名为Kinh Thien 1716年,阮福珠勋爵巡视该塔,对其进行了修复,并放置了代表“Kinh Thien Tu”和“无双福地”的两块横板,并控制了塔内悬挂的5对盖碗。 1821年,明命国王参观了该塔,并将该塔改名为“Hoang Phuc Tu”。 1823年、1826年,国王赐银250两修缮该塔。 1842年,居住在Bac Tuan省的Thieu Tri国王参观了Hoang Phuc塔,并赐予300两白银以修复该塔。 黄福塔不仅是一个礼佛之地、弘扬佛教的地方,而且还是一个与祖国历代典型历史事件相关的地方。 起义前的时期,广平省南部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了(1931年),该地区位于半山地,周围树木繁茂,与美寿-中吕县接壤。黄福塔已成为革命根据地,收容和保护来这里活动的干部。 特别是1943年,中共中央干部裴中立同志还来到这里会见革命干部,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斗志。 1945年5月上旬,根据上级指示,成立了乡村起义运动委员会,并选定黄福塔为会议地点,贯彻上级起义指示,准备武装,发动起义夺取政权。 1945 年 8 月 23 日。 在那些年的激烈斗争中,黄福塔是隐藏武器的地方,是招募和训练民兵和自卫队的地方,也是高级军官在当地聚集和组织袭击的地方,为整体袭击做出了贡献。广平抗法战争取得胜利。 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美水是紧邻南部主要前线的公社之一。这里是B战场的后方基地,是物资、武器的聚集地,也是进入南部战场之前的停靠点。黄福塔的佛教徒与当地人民一起战斗并在当地战斗中服役。 1967年,黄福塔在美国空袭后被炸弹和子弹摧毁。 此前,黄福塔的供奉雕像数量相当多,设计有7个供奉层次。但目前该塔仅存有7尊不同类型的造像,材质、制作工艺、图案和装饰艺术各不相同。其中铜像5尊,木像2尊。特别是,塔内还保存有明命二十年(1839年)铸造的大钟,名为黄福灵钟。 2014年11月,黄福塔按照陈朝古塔风格进行修复工程,包括:外三门、内三门、佛塔、三宝、祖师堂、左右回廊、金塔氨化及其他辅助工程。凭借该塔的历史价值,2015年12月9日,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将黄福塔列为国家历史遗址。 资料来源:广平旅游局

广治 3423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峰牙-格邦国家公园

Phong Nha Ke Bang 国家公园遗址位于越南中部山区,是位于 Gianh 河西南部的自然奇观。峰牙己榜国家公园遗址地理位置独特,西部和西南部与老挝接壤;北部与明和县上化公社接壤;东南部与广平省广宁县长山乡接壤。 Phong Nha Ke Bang 国家纪念碑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灰岩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灰岩山。这里还有雄伟的洞穴、神秘的河流和美丽的瀑布。从自 1920 年代起就为人所知并自法国殖民时期开始用于旅游开发的著名洞穴,到英国皇家洞穴探险队最近的发现,这座纪念碑仍然让人们着迷,着迷于大自然赋予这个地方的美丽景色。 Phong Nha Ke Bang 国家公园的洞穴系统是东南亚最古老的洞穴,受到超过 3500 万年前的自然影响。这里还拥有东南亚最大的石灰岩块,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为原始森林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Phong Nha Ke Bang 拥有超过 15 种栖息地类型和 10 种重要植被类型,原始森林覆盖了 83.74% 的面积。 Phong Nha Ke Bang 遗迹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其诗意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其生物多样性。拥有植物2600余种、脊椎动物735种、昆虫369种,其中包括许多被列入红皮书的珍稀物种。这里也是许多特有灵长类动物和蝙蝠的栖息地,使这里的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除了生物价值外,Phong Nha Ke Bang 国家公园遗址还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从占族、古代越南的古老文化遗迹,到抗法抗美战争的纪念品。所有这些都赋予了Phong Nha Ke Bang 遗址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因此,2003年7月,Phong Nha Ke Bang国家公园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2009年8月12日,越南总理将峰牙己榜国家公园遗址认定为广平历史遗迹之一,列为国家特殊历史遗迹。 资料来源:广平旅游局

广治 3360 看法

排名 : 特别国家纪念物 开门

突出遗址